您現在的位置是:首頁 >要聞 > 2023-09-13 20:30:16 來源:
ba是什么意思中文意思(baht是什么意思)
大家好,我是小夏,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。ba是什么意思中文意思,baht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還不知道,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BAHT 銖(泰國貨幣單位)
泰銖(ISO 4217碼:THB)是泰國官方貨幣,由泰中央銀行泰國銀行發行)。泰銖有 1、2、5、10、20、50、100、500、1000銖及50薩當等面額。流通的有5、10、20、50、100、500及1000銖等七種面額的紙幣和1、5、10、 25、50薩當及1、2、5、10銖鑄幣。每種鑄幣的正面均鑄有泰王“普密蓬·阿杜德 ”頭像。
發行歷史:
1897年以前,一銖相等于8fuang,一fuang又相等于8att?,F時的十進制(即1銖等于100撒丹),是由拉瑪五世訂定。但1940年代以前的名稱為tical,后來才改稱baht(銖)。原本銖是重量單位,相當于15克,由于一tical相當于15克的銀,后來索性使用銖為名稱。
1902年11月27日,銖不再與純銀掛鉤,因為銀價相對于金本位的貨幣大幅貶值。當年9月19日,泰國發行首批紙幣,面值5、10、20、100及1000tical。
1946年5月規定官方匯率為:9.9 5銖等于1美元,40銖等于1英鎊。1947年3月,泰政府承認了自由市場匯率,并對進出口貿易結算采用差別匯率,由9.95到23.60 銖等于1美元。
1949年9月18日英鎊貶值,9月26日泰銖隨同貶值30.5%,對美元官價貶為12.50銖等于1美元,自由市場匯率為23. 54銖等于1美元。
1955年3月,泰銖再次貶值。1963年公布泰銖含金量為 0.0427245克,官方匯率為1美元等于20.80銖,同時停止實行浮動匯率。 自1971年起,隨著美元停止自由兌換及貶值,泰銖也不斷貶值。
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貶值后,泰政府于1973年2月14日宣布依然同美元官方匯率掛鉤,即隨美元貶值10%。
1973年4月10日,公布泰銖含金量降為 0.0354164克,7月15日再次宣布泰銖含金量升至0.0368311克,官方匯率改為1美元等于20銖。
1978年3月8日,政府宣布泰銖同美元脫鉤,改與一攬于貨幣掛鉤,外匯平準基金會每人宣布泰銖對美元的買入及賣出價,并對商業銀行的外匯買賣價格作出限制。1984年11月5日,泰銖貶值14.8%,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27.15銖,之后泰銖有所升值,
1990年年底價為1美元兌25.290銖。
由二戰后直至1980年,泰銖與美元掛鉤,匯率固定在一美元兌20銖。由于美國持續呈強,泰國于1985年將泰銖貶值至25銖,直至1997年7月2日,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為止。
1998年1月,泰銖改行浮動匯率,即時貶值一半,兌美元跌至56銖。其后回升至一美元兌40銖。
2006年底至2007年初,受泰國出口業飛速發展帶動,泰幣經歷了一段“瘋漲”的歷程,兌美元匯率由原先一兌39變成一兌34(2007年4月),這使得旅游業經受波動。
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