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在的位置是:首頁 >教育 > 2023-03-04 12:59:58 來源:新浪網
建議逐年增加職業本科招生比例
全國人大代表,謝家灣教育集團黨委書記、總校長,重慶謝家灣學校黨委書記劉希婭已經是連任三屆的“老代表”了。此前履職10年她提出了眾多議案、建議,因為本身從事教育行業,她所提出很多議案、建議都涉及家庭教育、課程改革、規范培訓機構等各領域。
3月2日,劉希婭告訴紅星新聞記者,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她帶來的建議中,包括一份關于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的建議。
劉希婭表示,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教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近兩年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包括《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》《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》等多份文件,但是當下的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。
職業教育要從“謀業”向“謀人”轉變
“我覺得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。”劉希婭說,首先是中職辦學水平整體質量不高,社會對中職學校存在偏見,中職學生的自我認同度也較低,師資隊伍建設也有待提高,部分中職學校為了經濟利益,將學生送進專業不對口的流水線實習,以犧牲學生的未來前途謀取經濟利益。其次,本科職業教育規模不適應國家和社會需求,全國目前僅有32所職業本科學校,僅占高等學校的1.06%,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招生數量也較少,導致中職生升本率低。另外,職教生就業競爭激烈,“從多家門戶招聘網站信息可以看到,用人單位在招聘時,本科及以上學歷、有工作經驗,這兩個詞被提及的次數最多,且大部分明確要求‘第一學歷’,給高職類學生砌上了‘雙層隔墻’等。”
對于以上問題,劉希婭建議,第一,提高中職教育的辦學質量。教育主管部門一是要力促課程改革,倡導正確質量觀。引導各中職院校以服務學生,激發學生學習內生動力和成就感,服務社會發展為榮。
二是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,提高教師專業水平。比如將促進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納入“技能大師工作室”等各級名師工程的重要考核指標,發揮其輻射引領作用。從師資力量上切實保障職業教育質量和效果。
三是加強政策引導與扶持,規范辦學行為。加大政府投入,興建公辦學校。杜絕以獲取國家補貼為目的的惰性教育思想。嚴厲打擊招生、送生、實習及就業中的腐敗問題。促成職業教育從“謀業”向“謀人”的轉變,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能夠真正成才,學有所用。扭轉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,消解職普分流帶來的教育焦慮。
如何推進職業本科招生?
高水平本科學校開放一定比例面向職校招生
對于加快推進職業本科招生規模達標建設方面,劉希婭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,一是穩步提高職業本科學校數量。各省在教育部統籌考慮重點產業領域、行業產業基礎、教育基礎等情況下,分批分類穩步推進優質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,以及應用型本科高校申辦職業本科專業,擴大職業本科教育規模。二是逐年增加職業本科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比例。高水平實現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%的目標。三是高水平本科學校在重點領域、緊缺技術專業開放一定比例面向職校招生。探索從中職到高職到研究生的貫通培養體系,讓職業教育從源頭上吸引真心熱愛技術、有志于技術報國、動手能力強的創新型人才。
此外,劉希婭還建議改善職業教育畢業學生就業環境。
她認為,各級政府部門、企事業單位不得隨意拔高用人學歷要求。各級政府部門切實履行好自查自糾和監督職能,在用人上不唯學歷,不拔高學歷,不得設置對同等職業教育學歷的歧視性門檻。此外,各級政府部門積極推動構建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。以行業企業為主體、職業學校為基礎、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,實現職業教育畢業生對口就業,并將其納入政府考核指標。而宣傳部門要積極引領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輿論。向社會傳遞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導向和重大舉措,引導激勵全社會廣泛支持、積極參與職業教育,大力宣傳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的事跡,積極弘揚勞動光榮、技能寶貴、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,形成“崇尚一技之長,不唯學歷憑能力”的良好氛圍。